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

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沈利斌 为河北省诗协网校讲授第二十课



12月30日晚,中华诗词学会网校河北分校、河北省诗词协会网校“燕赵诗词云讲堂”第二十课开讲。本期网课特邀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诗教部部长沈利斌先生为河北诗友讲授了《诗词修改实例》。课程在合计一千余人的两个钉钉群以直播的方式同步进行线上授课。河北省诗词协会副会长、省诗协网校副校长兼教务长张雷组织临时小会场,与沈利斌会长进行远程连线,保证了网络操作流畅,各环节顺利衔接。课程由河北省诗词协会省直工委秘书长王凯旋主持。




沈利斌,网名月影轩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副会长兼诗教部部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中华诗词文化学院教务长兼《中华诗教》杂志执行主编。
本次课程中,沈利斌会长首先指出锻炼与修改是贯穿于诗词创作的构思到定稿的全过程。修改自己的作品,应以提高诗词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原则;修改他人的作品,以少改、保留原意、保留好句、符合作者身份为原则。在上述原则下,做到韵律无误,语句通顺,兼具诗味、词味。
接着,沈利斌会长讲到了诗词的练字、练句、练意。谈到如何练字时,沈利斌会长认为练字既重要,也难以得到至境。就如何炼字,他给出几点建议,可作参考:锤炼动词,锤炼形容词,锤炼数量词,锤炼虚词。当谈到如何炼句时,沈利斌会长表示,炼景句即是锤炼描景的诗句,使其构成的画面、意境,句式精美、形象生动,诗味浓郁,表达出别人无法展现的美好图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准确捕捉事物特点,能以少概多,以有限表达无限。谈及炼情句时,他提到李商隐诸首《无题》,深情绵邈、富艳精工,就得力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采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名句的锻造。论及炼意时,沈利斌会长指出,炼意中的“意”指的是诗词的主题,炼意就是讲求如何围绕突出主旨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家们对立意都给予高度重视,几乎无一例外将其放在创作的首位。他引用王夫之《姜斋诗话》中的观点:“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岛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以此来阐明立意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性。
最后,沈利斌会长提到当代人写诗常常一题到手,把不召自来的成语、俗语、政治术语,一概选用,以为合平仄、能对仗,都是诗的语言。于是千人一口,平庸之作泛滥,应引起注意。他表示成语入诗不妨,但须不着痕迹。
主持人王凯旋对本次网课进行了简要点评,他认为沈会长的诗词修改例谈,观点十分清晰,见解十分深刻,讲解十分精彩,是一堂生动、难得的诗词文化课,希望河北的诗友们在课后认真消化讲课的内容,创作出更加符合格律要求,更有意境,更具审美的优秀诗词作品。


张雷副会长对本次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沈利斌会长引经据典,用诗词修改的实例,来为我们讲述了一堂精彩而又令人陶醉的诗词课,让我们深感受益匪浅,授课充分体现了江浙一带诗词文化创作的活力。他认为诗词作品创作完成后的修改是必要的,并以著名诗人刘章先生的一些著名诗作修改过程举例,表明诗不厌改,需要不断拔高。                                                                (王凯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