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祝田

编辑 锁定
  • 安徽省诗词协会
  • 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
  • 河北省诗词协会
  • 吉林省诗词学会
  • 山西诗词学会
  • 四川省诗词协会
  • 上海诗社
  • 中华诗词学会
  • 个人简介

    简介: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北京诗词学会、滨州作家协会等会员,现任《作家报》《中华诗人》《人民诗界》诗评主编,其诗词、诗歌、诗论、小说及散杂文章等作品多有发表获奖,常获邀撰写书评、作序和撰写诗评鉴。其作品纸质结集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蜂舞甜蜜诗界》《浴阳轩诗词》诗文集《永远的祭》等。其论著《诗眼看天下》,广受诗友和文学网推重,2023年元月起,以《创新有为诗论——诗眼新时代诗文学审美与创作》为题,于《作家报》连载21期。

    作品展示

    1、七绝·人生冷暖

    孙祝田/文

    雨雪冰层知向暖,

    风云浪阵道消寒。

    梅花自古迎春笑,

    墨彩由来趁意欢。

    2、七律·2024年元旦夜语

    孙祝田/文

    厚存雪瑞照新元,掌握机缘赠麈言。
    世上梅花君子笑,人民水饺帝王藩。
    诗书蕴蓄青云梦,乐画勾描城野源。
    乱语封神星月榜,清心雅聚浴阳轩。

    3、千秋岁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有感

    孙祝田/文

    自然天道。星月人间照。诗非傲,神思浩。

    翻来书万卷,中外归一要。毛主义,日光璀璨生机耀。


    道释儒通妙。民主权中宝。服务必,良知到。

    赞登天自在,大智兴科教。春定到,雪冰深处梅花笑。


    4、孙祝田诗评鉴||青年女诗人邱少燕 ,时空叠加思维跳跃,却是明朗而轻柔

    孙祝田/文

    “静听松子零落的音调/被这静里的冷色熏染”,读来犹如身历之境被瞬间置换,那静那冷那幽幽暗暗,有时空的无形笔墨晕染着心意。这正是水木兮山间的《松子落》一诗。
    “我想瞻望冬天的颜色/冬天遗我以清冷”这里透露的心意和时空的错位,把诗意张力在读者心灵突显。“单一”“冷调”“枯寂落暮”,重叠而来,却更生了冷寂。通感的小小妙用,使得冷寂之感深入饮食滋味。如此冷寂中,诗人细腻的情思有着别样的求取。第二节诗,在“踯躅”“烟雾”“松声竹影”的立体情境中,诗人感受苍松“散发智者的光芒”。如此,就有了开头引用的意境。这“熏染”触发的是“教人黯然神伤”,紧接着聊以自慰的口吻“捡拾一颗松子吧/细数年轮的纹样”,不经意间,诗意情思已是一波三折。下一节,没有在松子上直接用笔,“辽远的风中/听不到苍松的吁喟”,这就使得诗人持松子所处的空间感阔大辽远了。“苍松的吁喟”“听不到”,实际意旨是有此“吁喟”。而“灵魂的高昂”是“唯见”,是“那千年的琥珀/是星辰日月的结晶”。这灵魂是谁的灵魂,是“散发智者的光芒”的苍松的灵魂。尾节写到“北雁”往返,似乎也没有去回顾手持松子的“细数”,其实细数了松子的新生。《松子落》而知之前世今生,而知生发的无穷力量,穿越千古。
    某些现代诗因为语言浅显,而被诟病直白。又有诗,因为时空的叠加跳跃,因为想象桥梁的隐没省略,被诟病晦涩。在诗人邱少燕的诗意构思和抒发的语言里,我们感受到不经意的跳跃,感受到轻柔的叠加,感受到多主题的灵透。
    如诗歌《风的颜色》,首节写远寺,二节里是村庄俯瞰的勾勒,三节写远处酒庄,尾节是村舍,四幅看似不相干的画,被风勾勒晕染在一体,生发出淡淡的乡愁,和深沉的思索。
    再如诗作《千年以前》,首节写近前,之后二节诗中,时空抛远千年以前,三节是故事主人的剪纸抒怀,而以“时光隐退/却话千年以前”收尾。读者会发现,时空迭起中,两个“千年以前”,重合着亘古不变求索的情结。整体读来却是明朗而轻柔的。

    《诗文学家·元旦典选》孙祝田诗评鉴
    2023.12.27夜作于浴阳轩

    诗评鉴者:
    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山东滨州作协会等会员、阳信作协理事。现任《作家报》编辑,《中华诗人》、《人民诗界》诗评主编,全息思维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全息审美论者。诗词诗歌散文小说诗论等作品多有发表获奖,常获邀撰写书评和作序。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诗文集《永远的祭》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上半年,其论著《创新有为诗论》于《作家报》连载。

    诗人简介:
    邱少燕,笔名水木兮山间,系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刊登于潮州韩江杂志,散见于各类报刊中,现日报社工作。


    附《诗文学家·元旦典选》邱少燕诗作

    松子落
    文/水木兮山间

    我想瞻望冬天的颜色
    冬天遗我以清冷
    色调是那样单一
    这冬的冷调
    有枯寂落暮况味

    我踯躅于松林间
    烟雾里松声竹影
    苍松如一位老者
    斑驳纵横的纹理
    散发智者的光芒

    静听松子零落的音调
    被这静里的冷色熏染
    教人黯然神伤
    捡拾一颗松子吧
    细数年轮的纹样

    辽远的风中
    听不到苍松的吁喟
    唯见灵魂的高昂
    那千年的琥珀
    是星辰日月的结晶

    北雁鸣叫
    抖落一地羽丝
    带着轻盈的灵魂
    隐没于时光中
    但见来春   还将为人间
    衔来一针翠绿



    风的颜色
    文/水木兮山间

    雾茫茫的远山
    远处是近村教寺
    不时传来三两钟声
    看天空白云来去
    点缀这冬的静默

    村庄的河流
    河床已经干涸
    芦苇已等成白首
    我听到风吹芦苇的声息
    风息进行的脉搏
    在这严冬里   独自沉吟

    远处的酒庄
    风送来馥郁的酒香
    我深深沉醉于醇醪的香气中
    也忘记了这人间还有寒冷

    久违的村舍
    依依的炊烟
    缠绕在田垅竹篱中
    缠绕在鸡鸣声声中
    缠绕在橄榄林里
    那是乡愁的高度
    而我  
    无法握住那一抹风的颜色



    千年以前
    文/水木兮山间

    村庄的冬夜
    万籁俱寂     飘雪纷飞
    静谧中透着严寒
    一壶澄澈的茶
    倒出了冰的凝露
    映照出前世今生

    千年以前     有一个女子
    于窗前灯烛下
    轻剪着动人的窗花
    零落的纸片儿
    洒落一地光阴
    给冬夜里
    熏点了些许暖意

    灯烛摇曳中
    落下你最美的剪影
    许是憬然于这幽独的静
    她并不悲伤
    她要把心中的太阳
    剪成最美的式样
    剪成千古绝唱
    剪成情深那般
    时光隐退
    却话千年以前


    5、孙祝田诗评鉴||李顺林,诗意灵感的音乐审美圣境

    孙祝田/文

    这一组藏头诗作,是音乐相关的审美感受和鉴赏,读来感受到诗人李顺林先生诗意灵感的又一独特审美领域。
    《旗袍走秀,欢乐畅想》一诗,首联“旗舞雅姿成一景,袍泽之谊齐欢腾”旗袍走秀女子,步态身姿和乐而舞,大气优雅,自然成就了一独特盛景。这些雅致的女子们,喜笑和眸,互动和谐,动静有致,生发出人性柔美之魅。颔联“走场神驰品韵味,秀芳俊逸愫满城。”好的走场,是散逸神韵的,诗中旗袍走秀女子们,正是这样使人感受到独特的女性气质集结而生的神韵,这样的神态姿势,和着乐感,似乎使得整个城市都溢荡着特别的春意情愫。这两联四句,“旗袍走秀”四字带起不同意旨,构成动静咸宜形神合一的律动意境。后面两联四句,以此为基础,向生活铺展出更为深切的人文素养意蕴,凸显出四字为“欢乐畅想”。颈联“欢欢喜喜聚友朋,乐在其中邻里情”,此联,以朋友邻里的和谐快乐,铺展旗袍走秀群体的生活素养。尾联“畅怀顺达安居梦,想像华年夕阳红”,此二句则道出,此种生活人文素养的社会环境。整首诗,前后两大层面,前者是旗袍走秀的现场意蕴,后者是对走秀者人文修养的深度铺展。诗人一一道来,又生了旗袍走秀观者的人文素养意境。加之后面诗味的注解式散文,诗文互照,给读者带来立体多向度的审美全息体验。
    青岛国际沙滩音乐会使得诗人感发而成《琴系欢乐,畅想夕阳》一诗。首联“琴聚同频奏合弦,系准旋律眉舒展”音乐家们,以乐器为情绪寄托,同频合奏,心动情生,律动而发,以致心性互照,心合眉舒。颔联“欢天喜地抱团暖,乐观旷达情深远”舒心而快乐,快乐而抒情,群体心性合一,人生意旨合作共赢得快乐,包含者音乐人认知的通透,心性的天然,情思的舒活,而得情思独有的深远意味。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文修养的状态就是在通透的离苦得乐忘忧而欢。若人生顺遂,则尤为庆幸。正因为此,而颈联有句“畅意兴致无忧烦,想放歌喉随心愿”。尾联则为“夕晖霞彩镀时光,阳舒艺海满风帆”,中国文化里的人生就是顺其自然,朝夕自渡,人于夕晖,当焕发姿采,向阳而生,浴阳而行,阳舒而更展艺海风流。诗人于音乐会感受到平凡人生的非同凡响,入诗出哲,带给人创新有为的诗意快慰。
    与音乐相关的两首诗后,是走进音乐家审美全息圣境。诗作《高原闪烁圣洁,音乐成就梦想》,以舒展的诗句,礼赞了一位音乐家独特的艺术之旅。“高才卓识谱华章,原野琴瑟柔中刚”,此联高度概括了音乐家杨克春音乐之旅中审美全息的舒展,和创新有为的艺术成就。“闪耀乐坛气轩昂,烁光音符畅芬芳”,此二句点明了音乐家的沉浸审美创新的状态,后二句进一步突出、奉献和影响力:“圣地神往敬穹苍,洁净心迹行四方”。每位艺术的求索创为者,都有自己心中的圣地,这圣地天地人合一,物我合一,无我而更知我,由此生发出艺术家独特的襟怀和行为操守,为世人所敬而仰止。
    诗人以审美鉴赏而入艺术家生发成长中的持力灵思,情不禁的又得诗意,正是《二胡寄情,如歌人生》一诗。“二分明月洁高原,胡琴天籁弃忧寒”,对音乐家深入了解而理解基础上,诗句是如此快意!并非单单强调,“二分明月”已足以“洁高原”了,更有“二分明月”,情景中人已感受到高原之洁了。即强调了具体境地的独特,也突出着艺术求索者的心境。由此,荒凉却成了难得的美妙之境。胡琴上升起的天籁之音,尤其使人忘却忧愁苦寒,生发出内心的回暖花开般的快慰。“寄放青春唱戎马,情思委婉信念牵”,此二句,暗含着音乐家人生中艰难之旅,籍以音乐坚定信念,语句飘逸而适合更多增生信念的心灵。“如饥似渴习弓弦,歌莺舞燕梦香甜”,有人生追求者,都不仅为温饱,如饥似渴的更是自己心灵所属的进益,诗人正是音乐家的知心人。“人杰地灵勤承愿,生生不息谱新篇”所谓人杰地灵,正是因为有这样为心灵所钟而勤勉如一。正是一种被称为生生不息的力量,才有审美全息的境界和创新有为的艺术圣境,即审美创新的艺术升华之境。

    《诗文学家·元旦典选》孙祝田诗评鉴
    2023.12.27夜作于浴阳轩

    诗评鉴者:
    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山东滨州作协会等会员、阳信作协理事。现任《作家报》编辑,《中华诗人》、《人民诗界》诗评主编,全息思维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全息审美论者。诗词诗歌散文小说诗论等作品多有发表获奖,常获邀撰写书评和作序。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诗文集《永远的祭》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上半年,其论著《创新有为诗论》于《作家报》连载。

    诗人简介:
    李顺林,男,1960年11月出生,青岛市人。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山东鲁艺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丽仁阁文化艺术馆执行馆长。
    其报告文学、诗歌、散文、艺术评论等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


    附《诗文学家·元旦典选》李顺林诗作

    (藏头诗)
    旗袍走秀,欢乐畅想
    ——观赏青岛欢乐滨海城雅尚模特队表演有感

         李顺林

    旗舞雅姿成一景,
    袍泽之谊齐欢腾。
    走场神驰品韵味,
    秀芳俊逸愫满城。

    欢欢喜喜聚友朋,
    乐在其中邻里情。
    畅怀顺达安居梦,
    想像华年夕阳红。

        湖岛街道瑞滨社区雅尚模特队,成立于2020年6月,是青岛市市北区欢乐滨海城新城区里第一支社区组建的模特队。成立3年多,在社区党政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她们立足社区,服务社会,精心排练,健康成长,稳步发展,为繁荣地方文娱,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欢乐滨海城,光听名子就可以想象出是一个美丽的海滨乐园。的确,它是市北区拥有的最后一片碧海片区,虽说这里还在建设完善中,但它的蓝湾美景已清晰可见。来到欢乐滨海城,滨海步行道光鲜亮丽,清新的海风拂面舒爽,海面波光粼粼,平静如镜,跨海大桥宛若游龙,横跨海面。每当黄昏落日时,云光交融,霞光灿烂多姿,令人陶醉。
        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乱石散落、泥泞荒芜的海滩,2008年政府起动开发,通过围海造路形成现在的样子。欢乐滨海城,北到李村河口,南至航务二公司,东临环湾大道,西连胶州湾,占地约4000亩,距青岛北站2公里,胶州湾跨海大桥从这里入海。在整个市北西部和后海版图中,欢乐滨海城是其中最重要的支撑点。
        海,是大自然赐予青岛的宝贵资源。可以说,青岛是一座与海相拥相融的城市。一直以来,青岛人依海而生,傍海而居。作为青岛的“后海”,欢乐滨海城的开发建设承载了青岛人太多的梦想和期盼。瑞滨社区雅尚模特队的队员,都是欢乐滨海城的第一批居民,平均年龄近60岁,她们真心实意想为青岛这座滨海新城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市民和游客都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片新区的发展变化。
        因此,每次演出前她们都能克服个人的困难,认真排练,互帮互助,团结一心。队长孙瑞洁是队里的老大姐,她殚精竭虑、上下协调、无私奉献,每当排练和演出,她都是顾全大局,率先垂范。这里,我们还要感谢模特队的教练葛老师,每次演出新节目都是她提前编排好新动作,再教给大家一遍一遍的练。大家知道老师的辛苦,都虚心的学、认真的练。每次社区的演出,她们都是最出彩的。热烈的掌声,各方的好评,是对她们最好的奖赏和鼓励。从队长到每个队员再到教练,她们和谐相处,亲如姐妹,步调一致,在社区领导的支持下,她们已经成了欢乐滨海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湖岛街道办事处和瑞滨社区的领导都非常重视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这是让居民有归属感、幸福感的具体体现,也是增强干部群众责任意识,保证社会安定团结,居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工作。从瑞滨社区经常性、常态化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欢乐滨海城的欣欣向荣和美好前景。祝愿雅尚模特队行稳致远,品味品质更上一层楼;祝愿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更接地气,守正创新,接续奋进;祝愿欢乐滨海城不仅是新的网红打卡地,更是岛城乃至世界新的旅游目的地和文明和谐的新高地!
        
    (藏头诗)
    琴系欢乐,畅想夕阳
    ——赞青岛国际沙滩音乐会
    手风琴团队

        李顺林

    琴聚同频奏合弦,
    系准旋律眉舒展。
    欢天喜地抱团暖,
    乐观旷达情深远。

    畅意兴致无忧烦,
    想放歌喉随心愿。
    夕晖霞彩镀时光,
    阳舒艺海满风帆。

       *琴声悠扬手风琴团队成立于2018年,在团长陈月桂的带领下,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0多个人。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心性,让他们聚到一起、乐到一起。
        大家徜徉在音乐的大海上,象一朵朵浪花绽放在悠扬的旋律里。一起学习、一起演奏、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陶冶情操、乐享晚年。
        为了组织管理好这支团队,团长陈月桂可谓倾情付出,中老年人大多给子女看孩子,有的身体还有很多基础病。陈月桂非常体恤自己的队员,经常为她们排忧解难、问寒问暖。手风琴属比较笨重的乐器,为了减轻队员的负担,她经常开着私家车接送队员排练、演出。象家长似的关心着每一名队员的成长进步。
        一次偶然的机缘,陈月桂认识了青岛国际沙滩音乐会的总指挥郑琴老师,郑琴老师非常欣赏她们的团队并给了她们在舞台上展示的机会。从此,她们跟随郑琴老师走上了青岛国际沙滩节的舞台,走进了很多公益慈善的现场,步入了团队健康发展的音乐之路。
        每次演出前,她们都精心组织、精心准备,。琴友们认真排练,用心拉琴,态度严谨。当演出得到领导和观众好评的时候,她们内心涌起的成就感、自豪感、愉悦感像孩子似的天真烂漫。
        这就是一支业余的手风琴团队展现的风采,她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滋润了灵魂、提高了琴技,更收获了健康、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人生价值。大海扬波,沙滩聚情,不论排练和演出,琴声悠扬手风琴团队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藏头诗)
    高原闪烁圣洁,音乐成就梦想
    ——赞赏杨克春的音乐之路

         李顺林

    高才卓识谱华章,
    原野琴瑟柔中刚。
    闪耀乐坛气轩昂,
    烁光音符畅芬芳。
    圣地神往敬穹苍,
    洁净心迹行四方。

    音吐鸿畅精神爽,
    乐在其中醉故乡。
    成风之斫苦品尝,
    就正有道艺担当。
    梦劳魂想情流淌,
    想望丰采度时光。

       *高节清风亮艺苑,梦笔生花写人生。杨克春,1949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初中文化。自幼喜欢音乐,小学三年级学吹竹笛至初中。考入青岛31中学后,得益于音乐教师孙恩正老师的启蒙,开始学习二胡。从此,他徜徉在音乐的圣地——守护陪伴一生的心灵净土!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二胡的音色有其独有的特色,圆润柔和、优美动听,并且接近人声,更加富有歌唱性和表现力。二胡的音色张力十足,既可以体现细腻柔美、婉转的特色,又可表现热烈奔放的风格。
        杨克春1966年支边青海,由于二胡拉得好,后调入青海省湟中县文工团任二胡演奏员并开始音乐写作。青藏高原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间音乐,为他后来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营养; 西北的风雪磨练了杨克春吃苦耐劳的性格,青海的风土人情造就了他多彩的人生。
        1984年,杨克春调回山东济宁市邮电局工作,业余时间,他倾其心力投入歌曲的创作。其间创作的歌曲《羊山,英雄的山》参加山东电视台和济宁市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孔孟乡音原创歌曲电视大赛”获得铜奖。他也被济宁市音乐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2017年杨克春被邀请参与主编《天下知青原创歌曲集》的出版工作。由于他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使得非常繁杂的遴选工作,得以顺利推进、顺理成章。此书的出版,在全国知青界引起了轰动,杨克春的专业成就也获得了音乐界和广大知青的好评。
        音乐像美丽的天使,引领着杨克春走过春夏秋冬;二胡像一位贴心的朋友陪伴着他踏歌远行。一段好的音乐,不仅动听,更流淌着时代的印记。真挚的情感是音乐的灵魂,那是一束光、一种素养、一份希望……


    (藏头诗)
    二胡寄情,如歌人生
    ——记杨克春的音乐情怀

        李顺林

    二分明月洁高原,
    胡琴天籁弃忧寒。
    寄放青春唱戎马,
    情思委婉信念牵。

    如饥似渴习弓弦,
    歌莺舞燕梦香甜。
    人杰地灵勤承愿,
    生生不息谱新篇。

    6、七律·怀念徐玉峰主席(外一绝句)

    孙祝田/文

    日前偶翻微信,惊见“徐主席走好”字样,慌忙下翻上找,随着疑虑迷茫的打消,竟是12月21日徐玉峰老师病逝的噩耗。几日来,俗乱中,得空就看阳信作家群的信息,祭奠怀念的诗文,触发一次次文学挚友的悲悼。对这位军旅出身的领导,这位热诚大气的作家老师,深切怀念中,疏理悲哀,扣出一绝一律,略表永久的怀思。



    七律·祭徐玉峰心语
    闻言走好祭辞恭,
    泪眼朦胧悲气浓。
    道是相知祈祝意,
    何该溘逝望遗容。
    梨乡空阔留冰玉,
    信邑生哀塑峻峰。
    我为绝诗依旋鹤,
    君留俊逸在文宗。


    七绝·怀念
    致意梨花天地雪,
    徐图信邑大情才。
    玉成雅士诗文启,
    峰立英雄笔墨开。


    2023.12.22作,26日完稿

    7、七律·外甥女周岁礼(藏头诗)

    孙祝田/文

    好运怡心一虎妞
    好花自在两家修
    李桃蜜意春秋笑
    耐力张驰日月悠
    周易灵思开阔步
    岁新话语始歌喉
    礼诗墨彩真情劲
    致画词章厚道柔
    2023.11.19浴阳轩

    8、孙祝田诗评鉴||李顺林,临海登峰审美全息的襟怀气度

    孙祝田/文

    诗人艺术评论家李顺林先生,一组《率丽仁阁文化艺术馆艺术家崂顶采风有感》,以其独特的藏头体诗,诗意的传达出艺术家游览道家文化风光,带给我们审美享受与传扬的精神体验。
    一首《崂顶采风,无限风光》总领全局,道出崂山风光与文化的顶峰体验。“崂山海上第一峰,顶巅奇秀画图中。”海的开阔,山的叠翠,更有水深山高的融合。写入“画图中”的是此番独特之境,更内涵了境中自在行走,崎岖穿越,乐于登峰的人文精神。“釆光剖璞惊飞鸿,风清云淡透初衷”颔联首句承上联景致,道人文创取,无论是诗眼所及,还是巧器拍摄,都在艺术家们审美全息创新有为的匠心独运之中,体现着各具特质的艺术提炼升华与传达。行止情意无不表露着艺术家特有的天性和修养的初衷。颔联“无影无踪仙悬空,限度障目闻潮声”,在有无虚实,悬立翻转之间,以及视趣和听旨的通与隔之间,将艺术家各自的匠心融入崂山顶峰的妙趣天成。尾联“风卷残云顺天意,光可鉴人情满程”风顺光鉴之间,概况艺术家行止收放,性情自在。四联八句,藏题八字,字字紧扣上下贯通,起承转合人山仙逸情趣坦放。尤喜颔联“无影无踪仙悬空,限度障目闻潮声”诗成难画,实乃妙趣天生。
    《登灵旗峰,天人共立》一诗,“东方之巅:第三重高峰体验”不仅传达出又一登峰体验,还体现了自然造化如神,人文创意盛趣,正是“天造地设海之冠,人来客往欲求仙”。此诗颈联尤动人心,“旗布星峙景如画,峰回路转秀奇观”山天人路勾画出动感。第三首诗《南方朱雀,护佑祥瑞》,写了奇石,自然的匠心,人文的艺术感受,融合如一,透出艺术家情感智慧的诗意独魅。
    三首藏头诗,体现着诗人三观的高度,人文的厚度,艺术的温度,价值的向度,及其审美全息的襟怀气度。


    《诗文学家》孙祝田诗评鉴
    2023.10.4夜作于浴阳轩

    诗评鉴者:
    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山东滨州作协会等会员、阳信作协理事。现任《作家报》编辑,《中华诗人》、《人民诗界》诗评主编,全息思维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全息审美论者。诗词诗歌散文小说诗论等作品多有发表获奖,常获邀撰写书评和作序。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诗文集《永远的祭》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上半年,其论著《创新有为诗论》于《作家报》连载。
    诗人简介:
    李顺林,男,1960年11月出生,青岛市人。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山东鲁艺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丽仁阁文化艺术馆执行馆长。
    其报告文学、诗歌、散文、艺术评论等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


    附《诗文学家》李顺利作品
    (藏头诗)崂顶采风,无限风光
    ——率丽仁阁文化艺术馆艺术家崂顶采风有感
    李顺林
    崂山海上第一峰,
    顶巅奇秀画图中。
    釆光剖璞惊飞鸿,
    风清云淡透初衷。
    无影无踪仙悬空,
    限度障目闻潮声。
    风卷残云顺天意,
    光可鉴人情满程。
    *金秋10月的崂山,色彩斑斓,风轻气爽。为满足丽仁阁文化艺术馆艺术家期望已久的崂顶写生采风的愿望,在经过天气预测、体能调整、路线考察的前提下,10月27日,13位艺术家乘3辆SUV,开启了崂顶采风写生之旅。
    车沿崂山南九水盘旋上山,在柳树台的柳台云居稍事休整,然后继续盘旋直达崂顶风景带的驿站——海拔1027米的“五峰仙馆”。车停此处,从这里开始,要环绕上下落差近百米的崂顶风景带一圈,大约要经过4个多小时的体能考验。13位艺术家的年龄都已60开外,最大的已7旬有余。掌握节奏,保证安全是活动顺利成功的关键。
    上半程,艺术家们为眼前的奇峰异景惊叹、折服,赞赏,寄情于心,寄景于情,情志饱满,欢声笑语,精神放松,步履匆匆。不知不觉到了野餐时间,大家拿出自带的美味佳肴,品着山光秀色,食欲开放,身心愉悦,尽情畅想。
    午餐不仅饱腹增劲,而且修身洁行。也为下一个目标登上灵旗峰,揽胜摘星亭积蓄了能量和激情。仰望崂顶风光,继续采风行程。细品山间景致,画卷收于心中。相互交流认知,团队意象趋同。一层一色彩,步步有新意。心之向往任驰骋,高山险峻无所俱。
    精神虽高昂,但毕竟年龄所限,加之平时锻炼不足,攀爬陡峭的石阶还是力不从心。相互鼓励,相互扶佑,不让一人掉队,携手前行,终达顶峰。
    山顶风光,美不胜收。极目远眺,山海相连,海天一色。中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95岁时为崂山书写的“海上名山第一”的石刻,苍劲的笔力和游龙飞凤般的书法,定义着崂山的峻秀,也深蕴着这位老人对崂山的无限深情。。这里重峦叠嶂,危峰矗立,怪石嶙峋,难怪有人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身在此山中,真是名副其实啊!
        崂山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的最高峰,巨峰很早就是封闭管理区。现在能上去的只有灵旗峰,也是崂山的第三高峰,海拔1033米。艺术家们虽已精疲力竭,但还是互相鼓劲,你拉我拽,咬牙坚持,终于全体登顶成功!
    崂顶风景区是条循环线,由八卦中的八个字“离、巽、震、艮、乾、兑、坎、坤”根据其方位命名的八个山门组成。每个山门两侧都有一幅对联,八个卦门的楹联透射出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崂山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仙山,是道教的发源地,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们虽已精疲力竭,但还是互相鼓劲,你拉我拽,咬牙坚持,终于全体登顶成功!
    登上巨峰灵旗峰后单走这八个卦门,沿途拍拍风景,正常状态下,不紧不慢地绕崂顶一圈需要两个多小时。那天艺术家们走了四个半小时。年龄、体质、伤病诸多因素影响着采风的速度。的确,山路上下起伏,石梯的坡度约有60度。平时走平路,还可以,上下这么陡的石阶大家还是吃不消。
    爬过灵旗峰,只是崂顶环形线的一半。从另一半返回“五峰仙馆”,艺术家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达到极限。后半程的坡路比前半程还要多、还要徒。可想而知,艺术家们是怎样克服困难,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的。我骄傲,我属于这支团结、友爱、自立、自强、勇于奉献、敢于进取的和谐大家庭!
    这次的巨峰采风之旅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山之美来源于攀登时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到达顶峰后见到的绝佳美景;而人生之美不也是如此吗!生活中,事业上,遇到挫折、困难一定不要轻言放弃,只要奋勇前行,坚信初衷,就一定会战胜困难,收获到人生的美景与快乐!

    (藏头诗)登灵旗峰,天人共立
    ——【东极柱】东方之巅:第三重高峰体验
    李顺林
    登高望远境界宽,
    灵气所钟揽群山。
    旗布星峙景如画,
    峰回路转秀奇观。
    天造地设海之冠,
    人来客往欲求仙。
    共贯同条牵华夏,
    立身行道攀极巅。
    *东方海陆交接处,崂山巍然屹立,弥漫着海陆一体化的恢弘气象。现在是心领神会的时刻,我已置身于千米高山之上,像一道光那样出现在巨峰身前。
    这是灵旗峰,亦名仙台峰,近在巨峰之东南方,海拔1033米,为崂山第三高峰。观之,灵秀超逸,如猎猎旗幡展动于光中,因以灵旗为名。是峰也,岩岩巨石叠于上,浩浩灵光生于内,与巨峰相伴亿万年矣,共同标志着海上名山的传神高度,昭显着海陆一体化的雄奇精神气魄。故而,在此立东极柱,以为中国暨亚欧大陆东方极巅之地理标志。
    伫立峰顶,放眼巨峰,纯然一派天赋异禀的绝顶景观。碧波万倾的黄海铺展到天际,而如珠似玉的礁盘海岛掩映其间,加上变幻多端的五彩云霞,这一切无不令人心旷神怡,领崂山十二景之首的【巨峰旭照】更是令人叹为观之。观海上日出,自可获得一种超乎想象的高峰体验,缘此而澄清天地人生之真情。
        巨峰为中华海上高峰之伟大象征,恰如其上“唯此独尊”石刻所呈现的海陆并尊,天人共立,而昭示中华视野于苍茫海外世界焉。此外,还有虔女峰、比高崮及四周群峰相辉映,成万峰竞秀而共酬天人之势。瞻礼岩岩高峰,回望悠悠沧海,自有一番高妙的精神体验在内心发生。天人合一,也许就是大自然的终极启示。                                                                                            
    (藏头诗)南方朱雀,护佑祥瑞
    ——仰望巨峰之南的“朱雀石”有感
    李顺林
    南方之尊山撑腰,
    象形神兽天筑牢。
    朱颜翠发亮峻峭,
    雀跃不已傲云宵。
    护驾保航似天骄,
    佑启之德境界高。
    祥风时雨感天恩,
    瑞景寄情忘辛劳。
       *朱雀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八卦为离,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阳,四季中的夏季,同时也是天之南陆。
        朱雀,红色的鸟,象征祥瑞的古典的朱雀成了一种纯粹而神秘的符号,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南方之神,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方神,表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朱雀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具有神秘感的神兽,代表着夏天、火和阳光。据传说,朱雀是唐玄宗的护卫神兽,其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化艺术中,如绘画、雕塑和诗歌等。朱雀也被视为吉祥和好运的象征,很多人会在婚礼或重要场合上使用朱雀的图案来祈求好运。
        朱雀,从先秦时代开始它就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神兽,而到了汉代五行学说开始兴起,它的象征含义又多了丙丁与夏季。很多人将其认为是凤凰或是凤凰的一种,但实际上朱雀与凤凰存在极大的不同,且作为天之四灵与四方星宿之一的朱雀比礼记四灵之一的凤凰更加尊贵。
        这里观赏的是崂山巨峰游览区内著名的象形石“朱雀石”,又名“孔雀石”。朱雀在道教文化中代表南,在五行中代表火,有“南方朱雀火”之称。这只天然生成的“朱雀”正好位于巨峰之南,也是武中奇“海上名山第一”石刻中“名”字的形象展示。


    9、孙祝田诗评鉴||李顺林,审美全息高深见,乐善不倦百媚生

    孙祝田/文

    学无止境,艺海无涯,国家一级书法家牛宝珠女士,近日拜师到姜言忠先生门下,仪式由诗人艺术评论家李顺林先生主持。为情为艺为弘扬艺术之道,李顺林倾情创作数首藏头诗,礼赞艺道,通过艺术评论和诗词体式的融合,阐发见解,点金拔萃。
    《姜言忠收徒,牛宝珠拜师》一诗,诗传佳话,弘扬艺道。诗之前半,阐明了姜言忠先生家传有道,创新精到。“收存仁爱书华章,徒步艺苑力铿锵”,这样就将艺和创艺之道融合,生发出艺术人生的铿锵情怀与卓越影响力。诗之后半,侧重牛宝珠先生的内修外逸。同时,“牛角挂书修担当,宝典养性似琼浆,珠烁晶莹心透亮”三句,也是前面诗意的延展。也就是说,此三句承前启后,是两个人物艺术境界的重合,启示着师承、融合及正道的光。此光有“担当”有“琼浆”有“透亮”。尾二句,点明师承之心,和师承之道,即师承基础上创新有为佳境。
    《言忠书法,赏心悦目》一诗,镜头转换再聚焦,凸显姜言忠先生独到的修为,和艺术的成就。“书写词章精于勤,法力严谨皆经典”说透姜先生的精到,是礼赞艺道精髓的妙语!“悦服人善德尊贵,目光如炬映华年”道出艺术大家独特的人生境界,如此佳句可为艺心求索励志名言。艺术评论家对艺术大家的独到深入的相知相解,由此可见。
    收徒圣举,拜师佳话,最终体现在艺道担当的前辈推举后人,《宝珠敬录,六体抒怀》《宝珠墨韵,快乐华年》二诗,侧重牛宝珠先生的艺术功力和艺术成就。这里也体现了,拜师的前因,是师徒在艺道上能够高深交流,情趣契合。拜师就是给予艺道相投,信仰同一的相互认可,和艺术圈相知者的赞同。这是艺道高度的,师徒确定,师承认可,审美全息的契合,与创新有为的新境界。“抒发情感写经典,怀念敬仰毛泽东”,此二句传达出,艺道和真理情怀的交融。“快心满志功晚成,乐善不倦百媚生”,既是对艺术家人生实践的相知和礼赞,也当是诗人艺术评论家一身的李顺林先生,自己艺术践行的体味和阐发。
    尤其是“乐善不倦百媚生”,见出艺术求索者相通的境界。

    《诗眼看天下.5》孙祝田诗评鉴

    2023.10.23夜作于浴阳轩


    诗评鉴者:
    孙祝田,中共党员,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山东滨州作协会等会员。现任《作家报》编辑,《中华诗人》、《人民诗界》诗评主编,全息思维创新有为理念发起人,全息审美论者。诗词诗歌散文小说诗论等作品多有发表获奖,常获邀撰写书评和作序。著有论著《诗眼看天下》诗集《明朗的香》《诗意却如心脏》诗文集《永远的祭》散文集《每个日子都叫执着》等。2023年上半年,其论著《创新有为诗论》于《作家报》连载。

    诗人简介:
    李顺林,男,1960年11月出生,青岛市人。山东大学研究生学历,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山东鲁艺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丽仁阁文化艺术馆执行馆长。
    其报告文学、诗歌、散文、艺术评论等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


    附:李顺林藏头诗体艺术评论系列

    藏头诗:姜言忠收徒,牛宝珠拜师
    ——主持著名书法家姜言忠先生收徒暨牛宝珠拜师仪式有感
    李顺林

    姜桂余辛伴墨香,
    言芳行洁惜流光,
    忠良孝子承父业,
    收存仁爱书华章,
    徒步艺苑力铿锵。

    牛角挂书修担当,
    宝典养性似琼浆,
    珠烁晶莹心透亮,
    拜读字迹寻锦囊,
    师道既尊不迷航。

       *姜言忠,山东青岛人。青岛市人大文史研究员,欧阳询书法艺术学会会员,山东书刻协会会员,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受其父青岛著名书法家姜子声先生影响,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成年后随父从事书写工作,言传身教几十年,功磨成髓,墨池溢香。
        步入耄耋之年,笔耕不辍,性志缘顺,国粹传承,公益善行,其德留芳。
        作品入选各类书展大赛,获奖收藏皆为常态。湖南欧阳询书法艺术学会出版的“当代书画艺术汇编”、山东省书刻协会出版的“当代书画刻艺术汇编”等均将其作品收编。小楷作品“心经”、“出师表”等被人民政协报等报刊推荐发表。
        真可为:
        字如其人修正途,
        墨海大爱似春雨;
        接续传承言忠心,
        精神矍铄书志趣。

    牛宝珠:
        *牛宝珠,山东青岛人。山东鲁艺书画研究中心常务理事、齐鲁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丽仁阁文化艺术馆特邀书画家、国家一级书法家。
        牛宝珠的书法创作,追求一种清雅俊丽的格调和意趣,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多种书体表达意愿的形式。特别是她用六种书体创作的50米书法长卷,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获得诸多名家赞许,令人震撼钦佩!
        近些年,牛宝珠的书法作品被多家美术机构和中外友人珍藏,其特色和势力逐渐显现。而她仍以艺术无止境的信念磨砺和鞭策自己,相信她在拜师姜言忠先生以后,会让我们看到更快更深厚的艺术精进,会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社会公益担当,更多的舒爽明亮的书法艺术作品。

       
    (藏头诗)言忠书法,赏心悦目
    ——品鉴姜言忠先生书法作品有感
    李顺林

    言传身教父意愿,
    忠骨为孝敬圣贤;
    书写词章精于勤,
    法力严谨皆经典。

    赏鉴墨宝情深远,
    心旷神怡功超凡;
    悦服人善德尊贵,
    目光如炬映华年。


    (藏头诗)宝珠敬录,六体抒怀
    ——祝贺牛宝珠六体书法作品50米长卷《毛泽东诗词》入选北京“奋进新时代,祖国万岁书画艺术名家作品展”
    李顺林

    宝贵人生心赤诚,
    珠圆玉洁见深功。
    敬业乐群享翰墨,
    录放岁月气如虹。

    六出冰花北国情,
    体味意境乘长风。
    抒发情感写经典,
    怀念敬仰毛泽东。

      
    (藏头诗)宝珠墨韵,快乐华年
    ——鉴赏牛宝珠六体书法作品有感
    李顺林

    宝贵品德书从容,
    珠圆玉润立初衷;
    墨姿守规宗谱秀,
    韵章合体气如虹。

    快心满志功晚成,
    乐善不倦百媚生;
    华星秋月勤耕耘,
    年轮旋转筑奇峰。

    10、孙祝田诗评鉴‖李顺林:墨彩透射诗性,人文妙趣生哲

    孙祝田/文

    这组艺术评论的藏头诗,特别之处在于围绕艺术界这一拜师雅事。李顺林先生在诗注有云“艺术界尤其是传统中国画领域,特别讲究师承名门”。师者鲁墨即朱麟麒先生,是当代著名艺术家,成就卓著,影响深远。徒弟商周即商克忠,文武兼备且“艺术探索执著,涉猎领域宽泛”。
    头条诗作题为《主持朱麟麒先生收徒既商克忠拜师仪式有感》其藏头提旨鲜明“鲁墨收徒,商周拜师”。诗作首联由文化大国艺术风采切入,颔联见解独到,师徒情深艺畅,名师惜才爱才,择资质英才深入引导教化,而徒弟正是敬仰师承,行为上礼敬有加,术业妙悟风发胸境旷达。颈联与藏头契合,着重写徒弟获得师承的称意兴发。其实此处写徒弟,也是侧面反应名师教化之功。尾联概括的非常好,这样的拜师,是艺术机缘,在于师道筋骨的的生发辉耀。此诗表面是纪实,内在是阐明艺术生发之道,实质上就是艺术评论的另一视角。
    “品鉴朱麟麒名家人物画有感”,而有《艺术之变诠释人文之聚》一诗,这是李顺林先生,集诗人和艺术评论家于一身的独到见解和表述,是对名家人物画艺道品格的诗意阐明。首联概括的讲画家艺术表现的高妙用情的深挚,和研究创作的流年之苦。颔联讲借古的根基,和灵变的笔法表现。颈联阐明的是历代名人共有当代名家弘扬的艺术本真大道,“人心向善承大爱,文以载道心手牵”,此联意旨上佳,值得艺术同道共勉。尾联点明艺无止境师道生发。这尾联阐明的道理,可以用来指明艺术表现所谓“瓶颈”的破解。整首诗作,从得道致术精,再言术道灵透指向未来。将艺术之变和人文之聚,明辨阐发,意致情深,感人深远。
    “品鉴朱麟麒高原风情人物国画有感”而得诗作《笔墨融情,赋彩高原》。佳作首联“笔耕大漠敬苍穹,墨迹亮眼馨香浓”道出艺术家在置身大漠,与天地自然的敬仰中,生发出艺术的独特境韵和气场。颔联道出艺术表现技巧上的中西合璧,情感诗旨传递上的底蕴和达境,所以诗云“融合中西显神通,情思浩瀚百媚升”。“赋予使命践初衷,彩绘精神谱和声”此颈联,旨在使命初衷的见证,蕴藉于声韵飞彩的视域,生发着意致通达的通感妙趣。尾联道出墨彩笔势来自诗哲的境界,发乎品格的气度。大漠的空旷辽远,与诗性的达观畅快,交融于绘画审美全息的境界,更生发着苍劲壮阔的场。
    “品鉴朱麟麒国画花鸟小品有感”,而有《真水无香,草木有情》的深挚自然,花鸟画的旨趣正来自“无限遐意心豁达,香浴风色艳蒸发”,“草创花鸟显奇葩,木能曲伸辨混杂”则辉耀着哲思意味。此二联,意有独到的阐明了花鸟小品的审美的情趣和对艺术表现的礼赞。
    《高原深情,金石良缘》一诗礼赞艺术家在丰盈涵养中旷古烁今的生发,于金石精湛的体现。“良工巧匠刻人生,缘起初心塑清音”,此尾联揭示出金石载道的诗性蕴藉。
    以上藏头诗作,突出了诗人与艺术家名家的艺术品鉴,天地人,诗性艺趣,在审美全息里灵透袭人。品鉴商周艺术,有前瞻性的,在笔墨飞彩中,感受诗性,体味人文情怀。
    《商周水彩,润染华年》传达出艺术家于笔势寄寓的意致,于墨彩蕴藉的哲思。“欣赏商克忠油画作品有感”而体会《色泽浓郁,情感丰富》,“欣赏商克忠山水画小品有感”而感受《壮美山水,清明雅趣》,“欣赏商克忠花鸟走兽国画小品有感”而感叹《幽雅清淡,超凡脱俗》。“华星秋月照心境,年深月久悟人生”,阐明认知的积淀升华;“情深一往魂归巢,感恩怀德立航标”,道出情感的入哲如实;“清新俊逸敬圣贤,明净意幽情缠绵”,点明诗性的践行,“脱洒顺意精神爽,俗语常言润时光”,正是道情的率性。
    思维全息的体悟师徒艺缘,交融贯通处墨彩透射诗性,个性辉耀处妙趣生哲。既有师徒艺术个性的品鉴,又寄寓着,师徒将来的展望。如此叠加而来,承师创艺,道出师徒艺术家感人的艺术生境。

    2023.10.4夜作于浴阳轩


    词条标签:
    孙祝田,诗词,名家